close

越冷越想上廁所? 慎防攝護腺肥大

【中國時報 文/李盛雯】2009.01.14


寒流來勢洶洶,正是攝護腺肥大症好發時節,如果要半夜下床如廁,對許多老人家來說可是一大挑戰。冬天易引發感冒、氣喘等疾病,而這類治療藥物多會影響排尿功能,如感冒藥中常含抗組織胺成份會抑制排尿,支氣管擴張劑也有類似效果,使得原本已呈肥大攝護腺,便更加壓迫到狹窄的尿道。


義大醫院副院長泌尿科余燦榮醫師表示,當排尿障礙症狀造成病患日常生活困擾時,通常會給予藥物治療以達改善尿流速度目的,但若藥物治療無效或病患無法忍受藥物治療伴隨的副作用,如頭暈、鼻塞、姿態性低血壓時,就也可考慮手術治療。


余燦榮醫師說,和傳統電刀切除術相比,雷射手術安全性較高,出血少、不會水中毒、恢復快,因而近兩三年來有逐漸取代傳統電刀刮除術趨勢。台灣目前經衛生署核准的有鈥雷射、綠光雷射、銩雷射、二極體紅光雷射等不同機種,在有經驗的泌尿科醫師手上,各種雷射的安全性是旗鼓相當的,治療效果取決於醫師對手術的熟練度與技術,民眾要問清楚幫自己治療的醫師擅長何種機型及其經驗,才可得到最佳治療。


攝護腺症狀和攝護腺肥大症相似,都有夜間頻尿、排尿困難等症狀,因此在過去約有10%患者在接受電刀刮除術後才被意外診斷出潛藏的攝護腺。近幾年來由於泌尿科醫師多半會在攝護腺肥大症手術前,執行肛門指檢和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檢測,來篩檢攝護腺可能,因此潛藏攝護腺的機率已大為降低。但根據奧地利研究報告顯示,1127例PSA小於4.0 ng/ml 且肛門指診無異常發現的患者中,仍有72人(6.4%)在攝護腺手術後,被診斷出潛藏攝護腺症。


目前雷射攝護腺手術當中,銩雷射可取得術後的攝護腺病理組織,對術後被診斷出潛藏攝護腺應有正面彌補作用,若術前PSA值超過4.0 ng/ml,則病理標本的取得更加重要。


中時健康:http://health.chinatimes.com/contents.aspx?cid=5,66&id=4393


以上專業資料或新聞來源為:http://health.chinatimes.com/contents.aspx?cid=5,66&id=4393,若有涉及侵犯原著者權利或著作權,請立即以留言告知,我會將不適合之文章即時下架,冒犯之處請多見諒,謝謝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ongpika01 的頭像
    songpika01

    癌症

    songpika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